湖北日报评论员 杜宇慧
近日,网警公布了多起利用AI恶意编造虚假新闻的案件,如华山医院院长“被死亡”、女明星遗产“被分配”,等等。犯罪分子仅需输入简单关键词,就能生成数千条以假乱真的“新闻”,这暴露出AI技术存在被滥用的巨大风险。
AI大模型基于概率来生成内容,缺乏对事实的核查机制,为追求文本连贯性,易编造细节或虚构事实。在湖北警方查处的一起造谣案中,某公司为增加网站流量,购买AI智能写作软件,通过输入关键词,由系统自动抓取网络信息生成文章,且不经过人工审核就发布。这种为博流量不惜造假、造谣的行为,扰乱社会秩序、误导公众认知,甚至侵犯他人合法权益,必须严格监管、严肃处理。
预防AI成为造假利器,技术公司和平台需携手合作,构建健康数字生态系统。技术公司应优先提升数据质量,将AI大模型接入权威的信源,从根源上减少虚假信息产生;平台方也需强化警示标识,在新闻、医疗、法律等高风险领域设置人工审核关卡,遏制虚假信息传播。用户也应提升AI时代的媒介素养,多源比对重要信息,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。
信息载体的进化不应导致真相的退化。AI作为工具,本质是为社会带来价值,而非制造混乱。当AI可能成为造假的帮凶时,运用AI的人尤其需要敬畏真相、敬畏法律,为人工智能世界营造真实、可信的空间。